2009年4月24日星期五

滴汗 vs. 滴汗

来到《Salute》里的第六首《滴汗》。说起这首歌的原唱林忆莲和原曲所在的《Ready》大碟,根据许愿的说法,在Sandy推出这张Jazz和R&B味道很浓的专辑前,Leslie其实并不喜欢她,但那之后开始钟意Sandy, 因此后来在他做《Salute》时翻唱其中的歌也不足为怪。

其实Sandy这首歌也是来自翻唱。她先前在商台做DJ,音乐方面的涉猎甚广,根据许愿的描述:“Greg Guidry這首《Are You Ready For Love》是一首70年代尾、80年代頭的歌,其實是Sandy借這張碟給我的,我不認識Greg Guidry這個人。我都算聽好多歌,啃很多不同類型音樂,特別是Jazz和R&B,我聽很多,所以Pepsi & Shirlie一出碟我聽,George Michael我會聽,Pepsi & Shirlie是George Michael的和音,Sheena Easton、Barbra Streisand、Diana Ross我會聽,反而Greg Guidry是Sandy介紹我認識的......我提議用《Are You Ready For Love》這首歌,倫永亮都很懷疑,因為我請他編曲,他問:「真的?講真的?」我說只想加個intro,保持原來味道,盡量keep個Jazz的味道,聲音調校摩登少少,因為它本身的感覺舊舊,他說香港不太受Jazz這樣東西喎,Sandy和我的看法是,因為《灰色》暢銷,當然地又做首跳舞歌,好像沒有新意,其實Sandy好大膽,願意嘗試新事物,正路的唱片公司,《灰色》那麼暢銷,當然做首和《灰色》差不多的快歌,突然做首Jazz,嚇驚人,但我很欣賞她的膽識,她肯改變,將頭髮剪短,那時幾冒險。”

然而,Greg Guidry虽然是这首歌的作者(应是与他的姐姐抑或妹妹合作),但最早的版本来自Robbie Dupree在1981年推出的第二张个人专辑《Street Corner Heroes》。Dupree最有名的可能是他1980年首张专辑里那首《Steal Away》,曾攀上Billboard Hot 100榜的第六名位置。Dupree推出《Are You Ready for Love》后的第二年(1982年),Greg Guidry才把这首创作拿回来自己唱,收录在《Over the Line》专辑里。之后的将近十几年间,他除了创作歌曲之外,并未推出个人专辑。直到2000年他才推出两张全新个人专辑。三年之后,家中的一场大火过后,人们在车库的车中里发现了他的遗体,警方判定为自杀。

我听下来,对两首外文的版本都不甚感冒,倒是忆莲的版本着实让人激赏,柔弱女子的声线配合着那密密的鼓点,营造出一种神秘和性感的气氛。Leslie的的版本则另有风味,他放慢了节奏,在浅吟低唱间让人遐想。

简而言之,我更愿意用sensual来形容Leslie的版本,而忆莲的版本用sexual来形容更为合适。

忆莲《滴汗》


Greg Guidry “Are You Ready for Love"


Robbie Dupree "Are You Ready for Love"


Leslie的版本在这里

2009年4月12日星期日

从不知 vs. 从不知

留学几年,对美国这个中东部小镇最深的印象之一要属它的秋天。那一树树色泽不一的红叶,在纯净如透明的蓝天衬托下,美不胜收。 不得不承认,在国内从未领略过的那种绚烂秋色,在这里得以尽情饱览,实在是留学最可人的收获之一。

每当看到那浓得化不开的一抹秋色掠入眼帘,心中泛起的那种难以言表的美感会让我顿时想起这首《从不知》。“曾经 跟千片叶 飘进微冷的秋 红的叶 风中翻飞 争先前去亲你”,多么美好的一幅秋的画面。

相比起Leslie的醇厚声线和成熟演绎,郭小霖1986年的首唱版本让人感觉是一个邻家男孩在略带羞涩地诉说他那属于秋日的情思,虽有些许青涩,但仍别有意味。这样的少年情怀真的很适合像郭小霖这样有点点纤弱的声线来演绎,再加上他那张天生的娃娃脸,真是再贴切不过。

其实这两个版本各有所长,但若单论编曲,我现在更喜欢郭小霖的版本。鲍比达在曲首编排的那段清新的钢琴立刻会让那秋日意境跃入耳畔,让人激赏。关于歌词,林振强也是功不可没。Doss Corner对此有中肯的评论,我很赞同。

说到郭小霖,他跟Leslie的合作虽然不算太多,但寥寥数次已足以在哥哥的演艺事业中留下值得铭记的经典时刻了。不说其它,单说当年《无心睡眠》在排行榜、颁奖礼上的声势夺人,已经足够让人对这位音乐人肃然起敬了。八十年代的他凭着《梦中见》《爱情蝙蝠侠》《不准喧哗》等专辑在乐坛有一席之地,后来逐渐淡出,目前他担任SONY/ATV中华区的董事总经理,专注于广告音乐业务的经营。06年的时候,他曾推出了多年以来的全新个人专辑《龙卷风2006》,里面多收录了一些他紧跟潮流、用R&B等新时代风格演绎的作品,中间也包括了旧歌《从不知》,可现在的版本已经让人惘然、若有所失了。



关于这首歌,哥哥的演唱版本在这里。刘德华在《Memories》专辑里曾依照最初版本的编曲跟郭小霖有对唱版本,罗敏庄有个爵士风味的翻唱版本,区瑞强也曾以一贯的清新民歌风格翻唱,各种版本高下如何,请君自行品评。

2009年4月5日星期日

明星 vs. 明星

赴旧金山和念度春假回来,赶紧重拾起这个博客的更新工作吧。

《Salute》里收录的《明星》在港台地区可算得上广为传唱、路人皆知的一首流行歌。一般人都认为原唱是叶德娴,《Salute》碟内资料也表明是向叶致敬,但黄志华Muzikland在博客里都曾指出其实这首歌的真正原唱来自佳视演员/歌手、1975年度香港小姐张玛莉,系1976年佳视时装剧《明星》主题曲,当时名称还是《当你见到天上星星》,并收录于1977年大联唱片《佳视电视节目主题曲精选》一碟内。同年陈丽斯翻唱了此曲,改名为《明星》,收录于她那张《高歌》专辑内。但此时这首歌流行程度还非常有限,直到1981年叶德娴在推出个人专辑《星尘》时,以“强烈的个人风格”(Muzikland语)翻唱了此曲,《明星》才真正流行开来,成为了一首明星级的粤语流行曲。

根据知名的“叶德娴网上指南”网站,黄沾先生曾撰文写出这首歌背后的故事,摘录如下:
-------------------------------------
「明星」背後的故事黃霑先生曾撰文(刊於2005年1月14日南方都市報)寫出關於「明星」這首歌的點滴:

「當你見到天上星星,可有想起我?可有記起當年我的臉,曾為你,更比星星笑得多!」

「明星」這首拙作,最受歌星歡迎,不少朋友都唱過。大概因為內容適合,娛圈中人,都希望大家不要忘記自己吧!

這首歌,本來是當年香港第三家電視台佳藝電視的時裝連續劇的主題曲,原唱者是電視劇女主角港姐張瑪莉。

張瑪莉很有才華,演戲、字畫、攝影都有天賦,可是歌藝奇劣,根本不能唱,絕對沒有錄音出唱片的水準。但她的經理人俞錚厲害,說服了「寶麗金」唱片公司支持,所以歌唱得難聽死了,也照樣出唱片。

唱片自然賣得不好,但歌卻引起了「寶麗金」的高度注意,請陳麗斯(今天的何守信夫人)重錄。麗斯的唱功,自然比張瑪莉高出不知多少,可是也沒有把歌唱好。

葉德嫻卻因此接觸了這首歌,把歌重新注滿感情,且用非常自由的方法演繹,還收在了個人大碟裡!「明星」,因此,出了生天。

後來,翻唱的人就多了。即使未必出唱片,表演也常常用來作開場曲。這首歌的走紅經過,給我帶來不少啟發。原來,歌曲本身,也有自己的運道與生命。好的作品,唱不壞。不好的作品,什麼天王巨星也唱不紅!

所以,寫歌,不必追求噱頭。只要努力追求高水平,歌自然會有知音賞識。
--------------------------------------
说到叶德娴的歌,其实大多是受西洋流行曲影响较深的慢热作品,开始听可能一时半会不能入耳,但慢慢的,里面淳厚浓重的个人味道就溢出来,再加上她那略带沙哑的嗓音,让人有一种在闭眼享受醇烟的感觉。她的好歌太多,《赤子》、《不舍也为爱》、《你留我在此》、《不再分离》、《我要》、《两个女人》、《边缘回望》......不可尽数。当然《明星》也在此列。

把这首歌叶德娴和陈丽斯的版本贴了上来,顺便贴一个台湾费翔的国语版本(当年费翔在大陆走火之时,市面曾出现他不少盗版盒带,其中一盒《流连》当中就收录了此曲。记得当时年幼的我还完全没听过此曲,倒是年长几岁的哥哥听到那熟悉的旋律时挺激动,估计当年也有大陆歌星翻唱了这首歌,这事在我脑海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张玛莉的版本YOUTUBE上有,也顺便贴过来吧。

叶德娴-明星

陈丽斯-明星

费翔-明星

张玛莉-明星


张国荣的演唱版本在这里